一、gps定位的客观测量是什么?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
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二、GPS测量观测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GPS外业观测内容有:制订观测实施方案;天线的设置及量高;接收机的预热和开机;观测过程中的操作记录;关机;迁站。
观测时注意事项有:
(1)严格遵守作业高度命令,按规定时间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接收机的预热与静置应提前进行。
(2)经检查电源电缆和天线等各项连接无误,方可接通电源,启动接收机。
(3)接收机启动前与作业过程中,应随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的记录项目。
(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观测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和选择菜单,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各通道信噪比、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结果及其变化和存储介质记录情况等。
(5)观测过程中,接收机不得关闭并重新启动.不准改变卫星高度角限值,不准改变天线高度。
(6)每一观测时段中,气象资料一般应在时段始末及中间各观测记录一次。当时段超过60min时,应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7)每时段观测前后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高之差不应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
(8)偏心观测时应测定归心元素。
(9)观测中防止接收设备震动,防止人员和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卫星信号。
(10)经认真检查,所有规定作业项目均已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与资料完整无误,且将点和觇标恢复原状后,方可迁站。
三、c级gps观测要求?
c级GPS点位需埋设在远离高压线和树林处,不得有遮挡物,观测时间不得小于一个半小时。
四、沉降观测测量步骤?
步骤
1.
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 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 (1)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 100 米。 (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 图形,以便闭合检校。 ( 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 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 1.5 米) 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2.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 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3.
沉降观测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 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 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 测时一般用 N2 或 N3 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 定。 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十 0.00 再按规定埋设永久 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十 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4.
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 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某个观测点的每周期沉降量: △c=Hh,I—Hn,I -1 . N 表示某个观测点,I 表示观测周期数(I=1,2,3……)且 H1=H0 累计沉降量: △C=∑△ c (n),n 表示观测点号。 5、统计表汇总 (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 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 观测周期的沉降量。 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 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3) 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 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特别座在沉陷性较大的地基上重要建 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显得更为重要。 利用沉降曲线还可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 q=│△Cm-△ Cn│/Lmn,△Cm,△Cn 分别为 m,n 点的总沉降量,Lmn 为 m,n 点的距离。 对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我们还可以找出同一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筑物影响其沉降的主 要因素,指导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正确指导施工大有裨益,同样也为勘察设计单位提 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设计出更完善的施工图纸。 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气阿成。 (7)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 1mm 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三、 探讨的两个问题 (1)确定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合理性。由于现行规范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的沉降观测 要求不明朗,这对施工单位在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选择随意性较大,但是精度的高低直接关 系到沉降观测成败。对沉降观测精度选择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合理适宜,适合工程特 性的需要。既不造成无谓的浪费也要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这样,本人认为一般高层及重 要的建(构)筑物在首次观测过程中适用精密仪器的设备(高级水准仪、铟 合金尺等)在±0.00 以上部分按二等以上水准测量方法,采用放大率倍数较大的 S2 或 S3 水准仪进行观测,也 可以测出较理想的结果。 (2)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问关系曲线不是单边下行光滑曲线,而是起伏状现 象。
五、gps测量软件安卓
GPS测量软件安卓是现代移动设备上常见的应用程序类型之一,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定位和测量功能。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这类应用来完成各种定位、测量和导航任务。
功能特点
一款优秀的GPS测量软件安卓应用通常具备以下功能特点:
- 精准的定位功能,可以快速锁定用户的位置信息;
- 提供多种测量选项,如距离测量、面积测量、高度测量等;
- 集成导航功能,能够为用户规划最佳路径;
- 支持导出测量数据,方便用户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 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直观。
应用场景
GPS测量软件安卓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
- 地理勘测和测绘领域,用于测量土地面积、道路长度等;
- 房地产行业,帮助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土地评估和规划;
- 户外运动爱好者,用于记录和分享自己的运动轨迹;
- 汽车导航系统,为司机提供实时路况和导航信息;
- 应急救援领域,用于定位和救援失踪或遇险人员。
优秀软件推荐
下面列举几款备受推荐的GPS测量软件安卓应用:
- Google 地图: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地图应用之一,Google 地图不仅提供了精准的定位和导航功能,还支持多种测量选项,是绝大多数用户的首选;
- MapMyHike:专为户外运动爱好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地图功能和社交分享功能,是徒步、骑行、跑步爱好者的不二之选;
- Sygic:一款功能强大的汽车导航应用,拥有详细的地图数据和实时交通信息,能够帮助用户轻松规划道路;
- Measure Map:专业的面积测量应用,支持用户在地图上绘制区域并测量面积,适用于各类地理勘测工作。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测量软件安卓在未来将呈现出更多的创新特性,如:
- 智能推荐功能,根据用户的测量记录和偏好向其推荐相关地点和活动;
- 实时通讯功能,支持用户在应用内与他人分享位置信息和测量数据;
-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通过AR技术实现更直观、更沉浸式的定位体验;
- 个性化定制功能,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各类测量工具和界面风格。
总的来说,GPS测量软件安卓在移动应用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定位和测量功能,还推动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更多令人期待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出现。
六、gps定位必须观测多少颗gps卫星?
gps定位必须观测到至少4颗gps卫星。
GPS系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测距交会确定点位。一颗卫星信号传播到接收机的时间只能决定该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 但并不能确定接收机相对于卫星的方向,在三维空间中,GPS接收机的可 能位置构成一个球面。
当测到两颗卫星的距离时,接收机的可能位置被确 定于两个球面相交构成的圆上;当得到第三颗卫星的距离后,球面与圆相 交得到两个可能的点;第四颗卫星用于确定接收机的准确位置。因此,如 果接收机能够得到四颗GPS卫星的信号,就可以进行定位;当接收到信号 的卫星数目多于四个时,可以优选四颗卫星计算位置。
七、船舶 GPS 可以测量水深吗?
人们如果想深入了解海洋、在海上开展科学实验,开发或保护海洋资源,都需要获得一个最基础的海洋信息——水深。地球上海洋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800米,其中最深处是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深度大约11000米。
那么,这11000米水深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呢?
有人问,用激光可以吗?陆地上我们就常用激光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抱歉,答案还是
因为包括激光在内的电磁波在水中传播时衰减非常快,传播几百米就没能量了,所以肯定无法用于11000米深海域探测。
又有人问,用“尺子”怎么样?我把绳子绑上重物放入水中,等重物沉到底后,通过测量绳子的长度获得水深。
再次抱歉,这个方法看似直观,实则……效率又低,测量结果误差又大,而且只有特殊制作的绳子才能身负重物沉到11000米水深还不断裂,反正也是
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到底怎么样才可以呢?
这个测量海洋深度的问题,当然早就有人思考过,并确实有几种方法是可行的,不然咱们怎么知道的大海有多深呢~
一种方法是布放深度计(或压力计)到海底进行测量。
不过这种方法布放回收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水深结果是根据压力和海水特性反演出来的,结果会有一定误差。因此,这种方法虽然空间分辨能力非常高,但探测效率(单位时间所探测的面积)非常低。
还有一种方法,是根据重力影响下不同深度的海平面高度不同这一特性,利用卫星遥感测量海平面高度进而反演水深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探测效率非常高,但是探测结果的空间分辨能力较低,无法得到精确的海底地形数据。
第三种,就是目前最常用的声学方法。
因为声波在水中传播时衰减远小于电磁波,频率越低衰减越小,所以通过合理选择频率,可实现11000米深海域探测。
一开始,科学家们使用的是单波束测深仪,它安装在船底,工作时向船的正下方发射一束声波信号,声波到达海底反射回来再由单波束测深仪接收。结合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发射到接收所用传播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海底深度。
单波束测深仪可以快速有效地测量海洋深度,但一次测量只能获得一个位置的水深结果,效率还是比较低。
为了进一步提高11000米海域的声学探测效率,满足不断提高的科研需求,科学家们搞出了一个叫“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的东西。
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也是安装于船体,工作频率一般为12kHz,从外观上看是两条阵,第一条是发射阵,沿着船体龙骨方向安装,它发出的声波信号会形成一个“发射扇面”,“照射”到垂直船体龙骨方向的海底条带的各个位置。在“发射扇面”上,波束沿着龙骨方向张开的角度较小,为0.5至2度,当波束角度为1度时,发射阵的长度约为8米。
第二条是接收阵,垂直于船体龙骨的方向安装,用于接收从海底反射和散射回来的声波信号。利用声学信号处理方法,接收阵可以只接收来自特定方向的声波信号,形成定向的“接收扇面”。在“接收扇面”上,角度为1至2度的多个窄波束垂直龙骨方向回收,当波束角度为2度时,接收阵的阵长约为4米。
“接收扇面”与“发射扇面”相交方向“照射”到的海底就是被测区域,根据声波信号传播回来的方向与往返时间,可以计算出被测区域的水深和距离船体的水平位置。
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接收阵可以同时接收成百上千个特定方向上的回波,也就是说,一次测量就可以获得成百上千个位置的水深。
因此,全海深多波束测深是目前既高效又准确的11000米海域(包括深海海域)水深测量方法,其空间分辨能力显著高于卫星遥感测量方法。
通常情况下,船一边向前航行,一边测量水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测量结果拼接起来,就能够得到一片区域的水深图,也就是海底地形图。
而在实际测量中,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必须面临的难题是波束稳定技术。
众所周知,大部分时间里海洋不会风平浪静。
海水中的声速约为1500米/秒,探测11000米海域时,全海深多波束一次测量过程(从开始发射声波到接收完最远端返回的声波)需要几十秒,在这段时间里船的姿态始终随着风浪变化,此时声波的发射方向和回波接收方向可能都不再是预设的方向,得到的水深结果就会存在误差,拼接起来的水深图可能会发生扭曲。
这时候就要放大招了!
通过预测船体的姿态,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无论船的姿态如何变化,最终发射和接收的声波都能稳定在预定的方向上,获得更加均匀的探测结果。
为了使声波条带尽可能与船航行方向垂直,发射时采用向不同方向分别发射多个声波扇面拼成整个声波条带的策略,此时各个扇面“照射”海底区域的中心的连线垂直于船行方向。
此外,为更好地实现11000米海域水深探测,全海深多波束测量还采取多种消除误差和偏差的措施,包括选择合理的发射信号,进行姿态、位置、声速偏差修正以及多普勒效应修正等。
在实现11000米深海域高效准确探测的同时,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还具备最浅在20米深海域进行探测的能力,并利用声波探测海底地貌与水中目标,为深海海域探测提供更丰富的探测信息。
而且近期,以中科院声学所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经过十年的艰苦研制与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并且已安装于科学考察船开展了6000多公里测线应用示范,使我国成为继挪威、德国和丹麦之后第四个研制出现代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国家!
作者: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海洋声学技术中心 王舒文 刘晓东
出品:科普中国 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项目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项目是中国科普博览团队在做的科普中国子项目,欢迎投稿(原创科普),邮箱yddzptj@cnic.cn,稿费多,平台广,速来~
八、GPS能进行沉降观测吗?
GPS不能进行沉降观测。
GPS是通过多个GPS天线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再利用相应软件解算出各个点的坐标。
沉降观测是利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按一定周期、或节点多次观测的高程数值的差值求得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绘制出建筑物的沉降曲线等。
九、gps静态观测时段规范?
观测时段是指做控制时同步接受数据的持续时间是一个时段,每个等级规范规定的有一个时段的长度 观测时段数=控制点数乘以每点设站次数除以工作的接收机数,取整即可算得。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搜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在机械领域GPS则有另外一种含义: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简称GPS)。另外一种含义为G/s(GB per second)。GPS(Generalized Processor Sharing)广义为处理器分享,网络服务质量控制中的专用术语。
十、塔吊沉降观测怎么测量?
1、设置水准基点和观测点
水准基点的位置,宜靠近观测对象,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外。观测点的布置,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的变形并结合地质情况确定,数量不宜少于6个点。
2、进行首次观测
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待临时观测点稳固好,方可进行首次观测。
3、记载观测数据
记载每次观测的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仓库进(出)货吨位、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各种影响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
4、整理观测资料
每周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若出现变化量异常时,应立即通知委托方,为其采取防患措施提供依据,同时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