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ps计算海拔高度误差?
GPS计算海拔高度误差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层误差:GPS信号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受到空气折射、反射和散射等影响,从而导致测量误差。这种误差可以通过使用高精度GPS接收器和使用气象学数据进行修正来减小。
2、卫星误差:卫星的位置、卫星时钟、星历等因素都会对GPS测量的海拔高度产生影响。通过使用高精度卫星时钟、星历和轨道参数可以减小这种误差。
3、接收器误差:GPS接收器的精度、噪声、干扰等因素也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使用高精度接收器、降低噪声和干扰可以减小这种误差。
4、环境误差:地形地貌、建筑物、树木等环境因素也会对GPS信号产生影响,导致测量误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多个接收器进行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总的来说,GPS计算海拔高度误差的大小因具体环境和设备等因素而异,一般误差范围在几米以内。对于要求高度精确测量的场合,例如科学研究、地形测量、导航等领域,需要使用更精确的设备和进行更多的修正来提高精度。
二、gps卫星高度?
美国的GPS卫星,共有24颗,平均轨道高度2.02万千米。而组成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中,有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中高轨道卫星组成,其中30颗中高轨道卫星高度为2.13-2.15万千米。
扩展资料:
1、GPS空间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平面的倾角为55°,卫星的平均高度为20200 km,运行周期为11 h 58 min。
2、卫星用L波段的两个无线电载波向广大用户连续不断地发送导航定位信号,导航定位信号中含有卫星的位置信息,使卫星成为一个动态的已知点。
3、在地球的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在高度角15°以上,平均可同时观测到6颗卫星,最多可达到9颗。GPS 卫星产生两组电码,一组称为C/A 码( Coarse/Acquisition Code11023MHz),一组称为P码(Precise Code 10123MHz) 。
4、地面控制部分由一个主控站,5个全球监测站和3个地面控制站组成。监测站均配装有精密的铯钟和能够连续测量到所有可见卫星的接受机。
5、监测站将取得的卫星观测数据,包括电离层和气象数据,经过初步处理后,传送到主控站。主控站从各监测站收集跟踪数据,计算出卫星的轨道和时钟参数,然后将结果送到3个地面控制站。
6、地面控制站在每颗卫星运行至上空时,把这些导航数据及主控站指令注入到卫星。这种注入对每颗GPS卫星每天一次,并在卫星离开注入站作用范围之前进行最后的注入。如果某地面站发生故障,那么在卫星中预存的导航信息还可用一段时间,但导航精度会逐渐降低。
三、gps卫星轨道高度?
不同用途的卫星,轨道高度也不同。
一般对地观测卫星的轨道高度不算太高,属于中低轨道卫星。如我国的风云1号、风云3号气象卫星的轨道高度都在800多千米,资源探测卫星轨道高度在300-500千米,间谍卫星因为要尽可能看清地面目标,所以它们的轨道高度更低,甚至只有100多千米。
因为地球大气层的顶层一般设定为100千米(其实大气层与宇宙空间没有明确界限),所以不可能有高度在100千米以下的长期卫星,只是处于转移轨道上的卫星在此高度上暂留。高轨道卫星一般与通讯有关。如美国的GPS卫星,共有24颗,平均轨道高度2.02万千米。而组成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中,有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中高轨道卫星组成,其中30颗中高轨道卫星高度为2.13-2.15万千米。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基本都是通信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只有一条,轨道在赤道上空,高度3.6万千米,这条轨道上的卫星是典型的高轨道卫星。
四、gps仪器高度设置?
GPS测量原理是计算信号时间差和信号方向角,利用速度反推长度. 因此需要4颗以上的卫星确定你在球面的位置. 具体计算公式请自行参考 测量学 原理 测量的结果是你距离地心的距离和方向角 根据坐标系统(WGS84 BJ54 XA80等)给定的海平面参考值,即可计算出本地高程。
五、gps的卫星高度?
不同用途的卫星,轨道高度也不同。
一般对地观测卫星的轨道高度不算太高,属于中低轨道卫星。如我国的风云1号、风云3号气象卫星的轨道高度都在800多千米,资源探测卫星轨道高度在300-500千米,间谍卫星因为要尽可能看清地面目标,所以它们的轨道高度更低,甚至只有100多千米。
因为地球大气层的顶层一般设定为100千米(其实大气层与宇宙空间没有明确界限),所以不可能有高度在100千米以下的长期卫星,只是处于转移轨道上的卫星在此高度上暂留。
高轨道卫星一般与通讯有关。如美国的GPS卫星,共有24颗,平均轨道高度2.02万千米。而组成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中,有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中高轨道卫星组成,其中30颗中高轨道卫星高度为2.13-2.15万千米。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基本都是通信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只有一条,轨道在赤道上空,高度3.6万千米,这条轨道上的卫星是典型的高轨道卫星。
六、gps卫星高度多少公里?
美国的GPS卫星,共有24颗,平均轨道高度2.02万千米。而组成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中,有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中高轨道卫星组成,其中30颗中高轨道卫星高度为2.13-2.15万千米。
扩展资料:
1、GPS空间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平面的倾角为55°,卫星的平均高度为20200 km,运行周期为11 h 58 min。
2、卫星用L波段的两个无线电载波向广大用户连续不断地发送导航定位信号,导航定位信号中含有卫星的位置信息,使卫星成为一个动态的已知点。
3、在地球的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在高度角15°以上,平均可同时观测到6颗卫星,最多可达到9颗。GPS 卫星产生两组电码,一组称为C/A 码( Coarse/Acquisition Code11023MHz),一组称为P码(Precise Code 10123MHz) 。
4、地面控制部分由一个主控站,5个全球监测站和3个地面控制站组成。监测站均配装有精密的铯钟和能够连续测量到所有可见卫星的接受机。
5、监测站将取得的卫星观测数据,包括电离层和气象数据,经过初步处理后,传送到主控站。主控站从各监测站收集跟踪数据,计算出卫星的轨道和时钟参数,然后将结果送到3个地面控制站。
6、地面控制站在每颗卫星运行至上空时,把这些导航数据及主控站指令注入到卫星。这种注入对每颗GPS卫星每天一次,并在卫星离开注入站作用范围之前进行最后的注入。如果某地面站发生故障,那么在卫星中预存的导航信息还可用一段时间,但导航精度会逐渐降低。
七、gps高度仪的品牌?
目前应用的比较广泛并且得到客户认可的高精度GPS品牌中,进口的有:天宝,徕卡,拓普康国产的主要品牌有:南方,中海达,华测华测是后起之秀,产品堪比进口,性价比较高,服务也不错,我们单位已经买了十几套华测的GPS,服务基本上随叫随到,如果来了新人,还会上门进行二次培训,全国各地都有技术员服务
八、gps受不受高度影响?
不受高度影响
因此,通俗一点说如果你除了要知道经纬度还想知道高度的话,那么,必须对收到4颗卫星才能准确定位。
GPS存在三部分的误差:
第一部分是所有GPS接收机都有的,如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等;、
第二部分是传播延迟误差;
第三部分是所有GPS接收机固有的误差,例如通道延迟、多径效应、内部噪声等;
第一部分误差利用差分技术可以完全消除;,
第二部分误差大部分也可以消除,主要取决于基准接收机和用户接收机的距离。
第三部分误差无法消除。
九、gps怎样调天线高度?
方法/步骤:
1.架设基站,量出仪器高度。
需注意的事项:架设完基站与电瓶连接的时候要注意红接“+”,黑接“—”,先接黑线后接红线(即先黑后红)切勿接错。
2.打开手薄,选择Hi-RTK道路版,然后双击。出现主菜单后,点击GPS。点击接收机信息,连接GPS,会出现GPS连接设置页面:(手薄:Q series/GIS+ 连接:Q系列/GIS+蓝牙 端口:3 波特率:19200 GPS 类型:V8)。然后点击连接,选中接收机型号(接收机型号位于接收机下部)连接。连接完成后,点击接收机信息,选择基准站设置。单击打开后,输入点名,天线高(即仪器高度)。输入完成后,点击平滑,平滑时接收机会提示卫星锁定,平滑结果的时间为10s,平滑的误差应保证≤0.03。平滑完成后,点击数据链,数据链为外部数据链,点击运用。然后点击其他,(差分模式:RTK 电文格式:CMR 高度截止角:5—15),最后点击确定,即基站设置完成。设置完成后电台与接收机将正常发射信号。
3.设置完基站后,点击接收机信息,断开GPS。然后连接移动站,连接移动站的步骤和连接基站的步骤基本上一样。即,点击接收机信息,连接GPS,会出现GPS连接设置页面,(手薄:Q series/GIS+ 连接:Q系列/GIS+蓝牙 端口:3 波特率:19200 GPS 类型:V8)。然后点击连接,选中移动接收机型号。连接完成后,点击测量,看手薄是否显示为固定解。若固定,则下步为踩点。
4.踩点步骤:在Hi-RTK道路版主菜单点击测量,在碎部测量中点击Σ∕n,平滑出控制点的坐标,然后打√,会弹出记录点信息输入即可。
十、gps高度和海拔高度区别?
海拔高程即正常高,为地面起算点(待测点)与似大地水准面的高度差(其中似大地水准面为一个很接近大地水准面的计算面,在海洋上二者是重合的,在平原地区相差不过几厘米,高山地区最多相差2米)
GPS高度为大地高,是在全球地心坐标系(WGS84或国家2000)上进行的,为地面待测点沿着参考椭球面的法线到参考椭球的距离,全球地心坐标系统是为GPS使用而设计的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它采用一个十分近似于地球自然形状的参考椭球作为描述和推算地面点位置和相互关系的基准面,与水准面无关且并不重合。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