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PS的历史?
GPS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从1973年到1979年,共发射了4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地面接收机及建立地面跟踪网。
第二阶段为全面研制和试验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又陆续发射了7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各种用途接收机。实验表明,GPS定位精度远远超过设计标准。
第三阶段为实用组网阶段。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表明GPS系统进入工程建设阶段。1993年底实用的GPS网即(21+3)GPS星座已经建成,今后将根据计划更换失效的卫星。
二、gps的发展历史
GPS的发展历史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项通过使用由地球上的卫星网络发射的信号来确定地理位置的技术。它可以为人类提供导航和定位服务,并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航空航天、交通导航、地理测量和军事战略等。
早期发展
GPS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美国空军开始了一项名为NAVSTAR的计划,旨在开发一种可用于导航和定位的新技术。1973年,该计划正式被命名为全球定位系统,并于1978年正式对外公布。
在最初的设计中,GPS系统由一组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将以不同的轨道高度围绕地球运行。卫星通过发射精确的信号来告知接收设备其位置和时间信息。通过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并进行计算,接收设备可以确定其精确的地理位置。
技术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GPS技术经历了重大的技术进步。在早期,GPS仅用于军事目的。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GPS逐渐在民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项重要的技术进步是增加了卫星数量和覆盖范围。目前,GPS系统已经扩展到包括数十颗卫星,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定位信息。这意味着无论人们身处地球的哪个位置,都可以通过GPS获得准确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此外,GPS的定位精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早期的GPS系统可能具有几十米的误差,而今天的GPS技术可以实现几米乃至亚米级别的准确度。这种提高对于需要高精度定位信息的应用非常重要,例如航空和地理测量领域。
另一个重要的改进是GPS的接收设备变得更加小型化和便携化。早期的GPS接收设备庞大而笨重,仅限于军事使用。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小型的便携式GPS设备,例如车载导航仪、智能手机和手持式GPS设备。这些设备使GPS技术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应用领域
GPS的广泛应用将卫星导航技术带入了人们的生活和许多行业。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
- 交通导航:车载GPS系统为驾驶员提供导航指引和实时交通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路线和避开拥堵。
- 航空航天:GPS在飞机导航和飞行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准确的导航和定位信息。
- 地理测量:GPS系统被广泛用于地理测量和地图绘制,可以提供准确的地理坐标和地形数据。
- 紧急救援:GPS技术可以帮助救援人员迅速定位受困人员的位置,提高救援效率。
- 军事战略:GPS在军事应用中起到关键作用,例如导航、目标定位和战术决策等。
以上只是GPS应用的一些例子,实际上,GPS技术已经涉及到几乎所有行业和领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未来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GPS将继续在未来发展。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 提高精度:尽管GPS已经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但未来的技术进步可能进一步提高定位的准确度,以满足更高精度应用的需求。
- 增加卫星数量:未来可能会增加GPS卫星的数量,提供更全面和可靠的覆盖范围。
- 整合其他技术:将GPS与其他导航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相结合,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 应用扩展:预计将有更多行业和领域采用GPS技术,创造更多新的应用。
总的来说,GPS的发展历史是一段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过程。它从一个仅限于军事使用的技术发展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商业领域的关键技术。随着未来的发展,我们可以期待GPS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三、gps发展历史
GPS发展历史
GPS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满足其军事需求,开始了一项名为“导航卫星系统”(Nav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NAGS)的计划。该计划旨在开发一种全球性的定位系统,能够为海上和陆地的目标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努力之后,NAGS项目最终在1993年取得了成功,更名为GPS(美国全球定位系统)。 自GPS问世以来,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航空、交通、物流、地理信息等领域,GPS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然而,GPS的发展历史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变革。 首先,GPS系统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和验证工作。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GPS系统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次,GPS系统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也面临着挑战。早期的GPS系统只能提供几米级的定位精度,而且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多径反射、电磁干扰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算法和技术,以提高GPS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除此之外,GPS的发展还受到了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政治环境、经济因素、技术合作等都对其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冷战时期,GPS的发展受到了苏联的威胁和打压,但最终美国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使GPS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导航系统。 总之,GPS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充满挑战和变革的传奇。它经历了从军事应用到民用领域的转变,从简单的定位系统发展到集成了通信、导航、遥感等多种功能的综合系统。今天,GPS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导航系统之一,为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我们可以期待GPS在未来将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它将进一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各种行业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解决方案。让我们期待GPS的未来发展,相信它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机遇。四、关于GPS的专业?
大地测量与卫星定位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测绘、建筑、公路、矿山、国土等生产单位从事大地测量和GPS测量工作,以及数字地形和地籍图测绘、土地资源调查与管理、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摄影测量、遥感、常规工程测量等。
大地测量与卫星定位技术专业学生主要面向测绘、国土资源、市政、城镇规划、房产地籍、交通、水利水电、能源开发等领域,也可在国土资源相关部门、海洋、航空航天部门、测绘部门、地震地质部门单位等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或是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五、GPS定位的历史发展?
GPS简介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在机械领域GPS则有另外一种含义: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简称GPS。
另外一种解释为G/s(GB per s)GPS前身GPS系统的前身是美军研制的一种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Transit),1958年研制,1964年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用5到6颗卫星组成的星网工作,每天最多绕过地球13次,并且无法给出高度信息,在定位精度方面也不尽如人意。
然而,子午仪系统使得研发部门对卫星定位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并验证了由卫星系统进行定位的可行性,为GPS系统的研制埋下了铺垫。由于卫星定位显示出在导航方面的巨大优越性及子午仪系统存在对潜艇和舰船导航方面的巨大缺陷。
美国海陆空三军及民用部门都感到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卫星导航系统。为此,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提出了名为Tinmation的用12到18颗卫星组成10000km高度的全球定位网计划,并于67年、69年和74年各发射了一颗试验卫星,在这些卫星上初步试验了原子钟计时系统,这是GPS系统精确定位的基础。
而美国空军则提出了621-B的以每星群4到5颗卫星组成3至4个星群的计划,这些卫星中除1颗采用同步轨道外其余的都使用周期为24h的倾斜轨道,该计划以伪随机码(PRN)为基础传播卫星测距信号,其强大的功能,当信号密度低于环境噪声的1%时也能将其检测出来。伪随机码的成功运用是GPS系统得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
海军的计划主要用于为舰船提供低动态的2维定位,空军的计划能供提供高动态服务,然而系统过于复杂。由于同时研制两个系统会造成巨大的费用而且这里两个计划都是为了提供全球定位而设计的,所以1973年美国国防部将2者合二为一,并由国防部牵头的卫星导航定位联合计划局(JPO)领导,还将办事机构设立在洛杉矶的空军航天处。
该机构成员众多,包括美国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交通部、国防制图局、北约和澳大利亚的代表。
六、gps历史轨迹查询?
一、GPS不具备在网络上、或现实中查询他人或自己的车辆行驶轨迹的功能。自己车辆的行驶轨迹,只有自己曾经记录过、并上传到网络上了,才可以查询得到。如果没有记录过、也没有上传过,那就根本不存在查询到自己车辆轨迹的可能性。
二、GPS定位系统查询车辆定位跟踪器的位置:GPS定位系统与车辆定位跟踪器是一体的,也就是必须安装定位跟踪器才可以使用这个定位系统,然后在定位系统里面查询车辆位置,还有一些里程统计、轨迹回放等。
七、关于gps结构作文?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当前全世界最普及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GPS总共放置了多达32颗高度位于地表20200公里以上的卫星,均匀地分布在六个以55度倾斜于赤道的轨道面上。如此的设计提供高度的全球覆盖度,并使得几乎每一位使用者,在没有任何遮蔽物阻挡讯号的条件下,都可以拥有至少四颗以上的卫星在可视范围中以供定位之用。
GPS组成部分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1.空间部分
GPS的空间部分是由24颗卫星组成(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它位于距地表20200km的上空,均匀分布在6 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 颗),轨道倾角为55°。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 颗以上的卫星,并能在卫星中预存导航信息,GPS的卫星因为大气摩擦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航精度会逐渐降低。
2. 地面控制系统
地面控制系统由监测站(Monitor Station)、主控制站(Master Monitor Station)、地面天线(Ground Antenna)所组成,主控制站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春田市(Colorado. Springfield)。地面控制站负责收集由卫星传回之讯息,并计算卫星星历、相对距离,大气校正等数据。
3.用户设备部分
用户设备部分即GPS 信号接收机。其主要功能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当接收机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伪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解调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接收机中的微处理计算机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用户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接收机硬件和机内软件以及GPS 数据的后处理软件包构成完整的GPS 用户设备。GPS 接收机的结构分为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两部分。接收机一般采用机内和机外两种直流电源。设置机内电源的目的在于更换外电源时不中断连续观测。在用机外电源时机内电池自动充电。关机后机内电池为RAM存储器供电,以防止数据丢失。目前各种类型的接受机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便于野外观测使用。其次则为使用者接收器,现有单频与双频两种,但由于价格因素,一般使用者所购买的多为单频接收器。
八、关于GPS信号漂移的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从Gps定位原理来看,误差估计出现在对流层,或者电离层,或者多路径等。对流程验证了在每到这个季节都会出现大概相同的误差。
多路径验证你们场地附近最近出现了新的高达建筑物。我估计你们附近肯定有高达的建筑物吧,导致GPS卫星锁星不稳定。
九、关于颖的历史?
颖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读作yǐng,形声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 。其本义是禾穗的尖端。长在植物尖端的一般都是嫩芽,所以"颖"引申指草木的嫩芽。引申泛指物体的尖端。
十、关于缅甸的历史?
缅甸历史自史前从伊洛瓦底江开始,10世纪起缅族、孟族等族建立起结合印度教与佛教之王朝。缅甸经历蒲甘,东吁(东固)等王朝,到19世纪末最后的王朝贡榜灭亡。19世纪末至太平洋战争前缅甸为大英帝国殖民地,太平洋战争时被日本帝国佔领。战后独立成为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
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7月,因经济形势恶化,缅甸全国爆发游行示威。同年9月18日,以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军人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1997年改名为“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宣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和国家权力机构。
1988年9月23日,国名由“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缅甸联邦”。
2008年5月,缅甸联邦共和国新宪法获得通过,规定实行总统制。
缅甸于2010年依据新宪法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
2011年2月4日,缅甸国会选出吴登盛为缅甸第一任总统。
2016年3月15日,缅甸联邦议会选出吴廷觉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缅甸首位民选非军人总统。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蔗等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