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梁摩托车发动机过热怎样处理?
1、首先,要确保你的摩托车并不是因为长时间高速运转或是超负荷工作下造成的发动机过热,然后检查发动机的散热状况,查看散热片是否存在脏污并进行及时清理。
2、接着检查你的点火时间是否异常,如有要进行调整或者更换CDI。
3、检查混合气比例和排气管。如果混合气比例不对要注意查看油路是否畅通、空滤是否脏堵,而排气管也是要检查管路是否畅通有没有积碳和油污。
4、如果以上都没有问题,那么接下来就要检查发动机的传动系统,看看离合器是否打滑,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更换。检查磁电机安装位置,调整好点火角。
二、摩托车机油散热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这种散热原理就和茶杯盖上盖子,热就散得慢,掀开盖子就散得快是一个道理,无非就是让机油直接接通空气散热,其散热效果有限而且存在隐患,例如楼主所说的进水,机油乳化等。
真正的油冷,是通过机油循环,在循环管处接一个散热器来实现的,机油不与空气接通。假如楼主不具备安装油冷器的条件,可以考虑加装散热风扇,在低速行驶时开启,对准发动机吹。
当然话也说回来,通常110cc排量的弯梁是无需采取额外的散热措施的,在夏天换用高粘度的机油,例如道达尔10W50就可以了。
三、弯粱摩托车骑2分钟发动机就很热什么原因
正常都热啊,摩托车是风冷的,它是靠发动机缸头上方的散热片散热的
四、摩托车发动机过热是什么原因?
摩托车发动机过热的原因:
1、发动机因长时间超负荷或在大功率下工作而过热。
2、发动机因散热不良而过热。
3、因燃油混合比不合适而过热。
4、因使用汽油不当而过热。
5、因可燃混合气浓度不合适而过热。
6、因点火时间过早或过迟而过热。
7、因消声器积碳堵塞而过热。
8、因压缩比太高而过热。
扩展资料:
发动机过热的散热:
1、水冷
水冷是散热效果比较好的冷却方式,水冷的原理是通过流动的水包裹缸套和缸头来降温。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水冷的优势在于对高功率和高转速的发动机有效的散热。不过缺点也很明显,需要装配水箱,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故障率也高。
2、油冷
油冷有更稳定对散热效果,油冷是利用车车自身的机油通过机油散热器进行散热(机油散热器和水箱基本都是一个东西原理,只不过一个里面是油一个是水而已),因为油冷的循环动力来自发动机的机油泵。
3、风冷
风冷就是通过车辆行驶带来的风进行冷却,风冷的缸筒会设计很大的散热片,缸头会设计扇热片以及风道(风冷很多都是低转速大扭力的单缸机或者v2机)。不管水冷还是油冷都需要依靠骑行中的风带走大部分热量,而风冷发动机更多的应用在小排量车型或是巡航车上。小排量的车天生发热量就小,所以不需要过多的散热机制。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摩托车发动机
五、摩托车改装配机油散热壶发动机散热器什么原理
它的工作原理是;当启动发动机后,摩托车行驶中前方会有很大空气流(风)吹响机油散热器,此时,由机油泵从油底壳泵上来的有压力的机油,通过粗虑器,润滑点油道,油管接机油散热器,把发热的机油的热量带走,以达到降温的目的,然后回到油底壳,也就是润滑系,
六、摩托车发动机发烫是什么原因?
摩托车发动机运转过程中造成异常过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新车或新大修的发动机在磨合期内高速大功率运转;
新或新大修的发动机,由于各部件装配的间隙较小,部件表面光洁度较差,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后才能达到较理想的配合间隙和光洁度,如果在磨合期内发动机高速运转或重负载运行,必然会使发动机各部件承受过高的负荷,磨损增加,机件散热不良,同时发动机机油由于承受高温也会出现氧化变质,机油的早期变质又会影响机件的润滑减磨等作用,严重的会出现机油变成沥青状。如果发动机温度过高,严重时会出现早期拉缸、烧瓦、抱轴等恶性机械故障。所以,摩托车在磨期必须遵循磨合规律。
(一)、新车的磨合里程,应按照随车使用维护说明书上的规定执行。磨合期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0~500km,第二阶段为500~1500km。
(二)、磨合期车辆行驶速度越高,发动机和传动机件的负荷越大,所以新车或大修车在磨合期内必须严格控制行驶速度。我们以125系列摩托车为例,其新车磨合期限速规定为:在磨合期的第一阶段各挡位车速分别应控制在:一挡20km/h、二挡25km/h、三挡35km/h、四挡40km/h、五挡45km/h内;在磨合期的第二阶段各挡位车速应控制在25km/h、30km/h、40km/h、45km/h、50km/h。
(三)注意事项
(1)减载:车辆在磨合期内装载量不能超过额定载荷的75%。新车在装载时应低于规定的载重量或人数,更不能超载,因为超载会加重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部件的负担,加重磨损,对车辆造成损害。
(2)起步先预热:冷启动时,最好等水温预热到50℃以上再起步(针对水冷发动机)。起步时应轻踩慢抬离合器和加速踏板,并选择良好的路面行驶。凉车时也不要轰油门。
(3)选择优质润滑油:选择黏度适中(如10W-30),高级别润滑油,如原车要求使用SF级别的,磨合期则使用SG级别润滑油,磨合效果更好,有效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4)速度需控制:处于磨合期的车,一定要控制好驾车的速度,不能速度太高,时速最好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在开过1500km后可逐渐把转速和车速提高到车辆允许的最高速度,而且不要用力踩油门,以保证活塞、汽缸及其他一些重要的部件在缓和的状态下提高负荷。
(5)挡位要勤换:不要长时间使用一个挡位,应以低挡起步,逐步换为高挡,循序渐进地行驶。低档高速,高挡低速的现象一定要避免。
2、发动机润滑油级别选用过低或黏度过大;
润滑油膜是把零件间的金属与金属的接触变为金属━液体油膜━金属的面接触,液体油膜像缓冲垫一样分散了金属部件间的冲击应力,从而减轻震动,降低噪声,减少磨损。如果润滑油黏度级别选用过小,油膜厚度较薄,较薄的油膜对发动机部件的缓冲作用减少,同时减磨作用变小,引起磨损的同时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升高,特别是在发动机工况较差时,各部件间隙较大的发动机,这种现象更明显,所以选用油品的黏度必须依照发动机的新旧程度和当地的环境温度来选用,新发动机按车辆厂家真凭实据的黏度使用即可,当车况有所下降且夏季或重载工况下选用15W-40或20W-50等黏度级别的摩托车机油即可。机油的黏度过大,说明的机油的流动性较差,则相对带走的热量较慢,所以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会有所升高,特别是新车、大修磨合期、车况较好的车辆,最好不要选用20W-50或非标准大黏度的伪劣产品,这些机油产品对发动机的影响更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