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里发动机的冲程是个什么概念?
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分为进气冲程,压缩冲程,膨胀做工冲程,排气冲程
二、汽车发动机几个冲程?
现在我们市面上看到的往复式活塞发动机都是四冲程发动机,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或上止点到下止点的过程即为一个冲程,它包括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过程。
经过近100年的改进,这种发动机在实验室里可以达到50%以上的效率。不过由于各种因素,量产发动机的热效率只有30%多。
除了摩擦、冷却和漏气损失外,进气、压缩和排气冲程都在消耗发动机的动力。工程师希望减少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以实现更高的效率,于是发明了两冲程发动机。发动机气缸体上有三个孔,即进气孔、排气孔和换气孔,这三个孔分别在一定时刻由活塞关闭。在活塞上行的时候,进气孔打开,其余两个孔关闭,混合气被压缩;随后活塞点燃混合气,活塞下行,换气孔和排气孔打开,曲轴箱内的混合气被压入气缸,废气被排出。
由于 两冲程发动机的曲轴每转一圈,对外做功一次,而且其结构简单,因此它的单位质量输出 功率很高。不过 二冲程发动机的缺点同样明显,因为它在下行过程中会把大量 润滑油带入 燃烧室,所以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另外,因为二冲程发动机换气的动作不精确,所以其油耗也很高。
与其计较每一个冲程上的损失,还不如从能量损失较大的地方换回更多的热效率,所以工程师把希望放在六冲程和八冲程的发动机身上。
在一般四冲程发动机的排气行程结束后,在第五个冲程向灼热的气缸内喷水,使之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推动活塞继续做功。然后在下一个冲程将水蒸气排出,经冷却后回收利用,这就是六冲程发动机。它在六个冲程中有两个做功冲程,充分利用气缸内的剩余热量,不仅能够提升效率,而且还能增加功率。然而突然的喷水冷却使气缸就像经历一次淬火的过程,改变气缸的力学性能,另外也会使气缸的应力增加,减少其寿命。
而八冲程发动机则是相中了 废气中的热量,它在传统的 四冲程发动机上增加了副气缸,把它作为作蒸汽做功的场所。在排气冲程结束后,将 废气导入副气缸中,经历“ 废气进入-废气压缩-蒸汽做功-废气排出”的过程。其中“蒸汽做功”是在废气压缩的上止点喷水后 蒸发膨胀,进而推动 副气缸的活塞继续做功。不过八冲程发动机因为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现只存在于实验室中。
如果我们现在就把希望全部放在电动车上面,未免也太孤注一掷了吧。现在正是科技爆炸的时代,就算现在内燃机(汽油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0%,那离理论的卡诺循环极限还远着呢!谁说内燃机的寿命到头了?
三、发动机怎么才算一个冲程,希望大家回答,感谢
发动机的活塞从一个极限位置到另一个极限位置的距离称为一个冲程。也称之为行程。冲程的长度对引擎的活塞速度有直接的关系,冲程变大后活塞速度也会随之增加,机械损耗也就越大,这将直接限制了引擎的最高转速。活塞运动均速公式为:冲程*2 *转速。一般引擎的活塞均速不会超过20m/s,无论引擎排气量大小或者运作转速范围。活塞速度越快对于引擎寿命也越不利。
四、二冲程,四冲程什么意思啊
过去的小学四年级的自然课本上就有介绍过。二冲程、四冲程是内燃机的专用名词,要说清楚先必须讲一讲发动机的构造,发动机的组成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飞轮等组成,燃油在气缸中燃烧膨胀,推动活塞,由连杆传给曲轴,从飞轮传出动力,活塞是往复运动,而飞轮是旋转运动,活塞上下一次飞轮转一圈,活塞上下两次飞轮转两圈……,活塞的往复运动就叫“冲程”,在四冲程发动机中,它的四个冲程分别是:进气冲程(活塞下行),压缩冲程(活塞上行),膨胀冲程(活塞下行),排气冲程(活塞上行),这样一个往复过程,飞轮转了两圈,完成了一次作功循环过程,就是活塞上下运动了四次,这就是四冲程的含意,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一个冲程是做功的,就是膨胀冲程,其它都是要消耗能量的。而二冲程就是去掉了进气冲程和排气冲程,取而代之的是扫气泵,在气缸上适当的部位开了扫气口,用扫气泵产生的气流来“吹”掉废气,这样发动每转一圈就作功一次,使得同样尺寸的发动机马力大了近一倍,相比较而言,四冲程发动机燃烧彻底,污染小,节省燃油,发动机热量比较小,而二冲程发动机机器小马力大,机器发热量大,但燃烧不彻底,有污染还费油,它们各有千秋,市场上销售的机车两种发动机形式都有,但偏向于发展四冲程发动机。不知道你搞懂了没有。
五、冲程是什么
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活塞两次到达上止点分别进行 吸 压 爆 排四个过程,这个发动机就是4冲程的。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一圈,活塞一次到达上止点分别进行 吸 压 爆 排四个过程,这个发动机就是2冲程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